欢迎大家参与本项目,贡献其他语言版本的代码,拥抱开源,让更多学习算法的小伙伴们收益!

## 746. 使用最小花费爬楼梯 题目链接:https://leetcode-cn.com/problems/min-cost-climbing-stairs/ 数组的每个下标作为一个阶梯,第 i 个阶梯对应着一个非负数的体力花费值 cost[i](下标从 0 开始)。 每当你爬上一个阶梯你都要花费对应的体力值,一旦支付了相应的体力值,你就可以选择向上爬一个阶梯或者爬两个阶梯。 请你找出达到楼层顶部的最低花费。在开始时,你可以选择从下标为 0 或 1 的元素作为初始阶梯。 示例 1: 输入:cost = [10, 15, 20] 输出:15 解释:最低花费是从 cost[1] 开始,然后走两步即可到阶梯顶,一共花费 15 。  示例 2: 输入:cost = [1, 100, 1, 1, 1, 100, 1, 1, 100, 1] 输出:6 解释:最低花费方式是从 cost[0] 开始,逐个经过那些 1 ,跳过 cost[3] ,一共花费 6 。 提示: * cost 的长度范围是 [2, 1000]。 * cost[i] 将会是一个整型数据,范围为 [0, 999] 。 ## 思路 这道题目可以说是昨天[动态规划:爬楼梯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hop0jApSII9xxOMiFhGIw)的花费版本。 **注意题目描述:每当你爬上一个阶梯你都要花费对应的体力值,一旦支付了相应的体力值,你就可以选择向上爬一个阶梯或者爬两个阶梯** 所以示例1中只花费一个15 就可以到阶梯顶,最后一步可以理解为 不用花费。 读完题大家应该知道指定需要动态规划的,贪心是不可能了。 1. 确定dp数组以及下标的含义 使用动态规划,就要有一个数组来记录状态,本题只需要一个一维数组dp[i]就可以了。 **dp[i]的定义:到达第i个台阶所花费的最少体力为dp[i]**。(注意这里认为是第一步一定是要花费) **对于dp数组的定义,大家一定要清晰!** 2. 确定递推公式 **可以有两个途径得到dp[i],一个是dp[i-1] 一个是dp[i-2]**。 那么究竟是选dp[i-1]还是dp[i-2]呢? 一定是选最小的,所以dp[i] = min(dp[i - 1], dp[i - 2]) + cost[i]; **注意这里为什么是加cost[i],而不是cost[i-1],cost[i-2]之类的**,因为题目中说了:每当你爬上一个阶梯你都要花费对应的体力值 3. dp数组如何初始化 根据dp数组的定义,dp数组初始化其实是比较难的,因为不可能初始化为第i台阶所花费的最少体力。 那么看一下递归公式,dp[i]由dp[i-1],dp[i-2]推出,既然初始化所有的dp[i]是不可能的,那么只初始化dp[0]和dp[1]就够了,其他的最终都是dp[0]dp[1]推出。 所以初始化代码为: ``` vector dp(cost.size()); dp[0] = cost[0]; dp[1] = cost[1]; ``` 4. 确定遍历顺序 最后一步,递归公式有了,初始化有了,如何遍历呢? 本题的遍历顺序其实比较简单,简单到很多同学都忽略了思考这一步直接就把代码写出来了。 因为是模拟台阶,而且dp[i]又dp[i-1]dp[i-2]推出,所以是从前到后遍历cost数组就可以了。 **但是稍稍有点难度的动态规划,其遍历顺序并不容易确定下来**。 例如:01背包,都知道两个for循环,一个for遍历物品嵌套一个for遍历背包容量,那么为什么不是一个for遍历背包容量嵌套一个for遍历物品呢? 以及在使用一维dp数组的时候遍历背包容量为什么要倒叙呢? **这些都是遍历顺序息息相关。当然背包问题后续「代码随想录」都会重点讲解的!** 5. 举例推导dp数组 拿示例2:cost = [1, 100, 1, 1, 1, 100, 1, 1, 100, 1] ,来模拟一下dp数组的状态变化,如下: ![746.使用最小花费爬楼梯](https://img-blog.csdnimg.cn/2021010621363669.png) 如果大家代码写出来有问题,就把dp数组打印出来,看看和如上推导的是不是一样的。 以上分析完毕,整体C++代码如下: ```C++ // 版本一 class Solution { public: int minCostClimbingStairs(vector& cost) { vector dp(cost.size()); dp[0] = cost[0]; dp[1] = cost[1]; for (int i = 2; i < cost.size(); i++) { dp[i] = min(dp[i - 1], dp[i - 2]) + cost[i]; } // 注意最后一步可以理解为不用花费,所以取倒数第一步,第二步的最少值 return min(dp[cost.size() - 1], dp[cost.size() - 2]); } }; ``` * 时间复杂度:O(n) * 空间复杂度:O(n) 还可以优化空间复杂度,因为dp[i]就是由前两位推出来的,那么也不用dp数组了,C++代码如下: ```C++ // 版本二 class Solution { public: int minCostClimbingStairs(vector& cost) { int dp0 = cost[0]; int dp1 = cost[1]; for (int i = 2; i < cost.size(); i++) { int dpi = min(dp0, dp1) + cost[i]; dp0 = dp1; // 记录一下前两位 dp1 = dpi; } return min(dp0, dp1); } }; ``` * 时间复杂度:O(n) * 空间复杂度:O(1) **当然我不建议这么写,能写出版本一就可以了,直观简洁!** 在后序的讲解中,可能我会忽略这种版本二的写法,大家只要知道有这么个写法就可以了哈。 ## 拓展 这道题描述也确实有点魔幻。 题目描述为:每当你爬上一个阶梯你都要花费对应的体力值,一旦支付了相应的体力值,你就可以选择向上爬一个阶梯或者爬两个阶梯。 示例1: 输入:cost = [10, 15, 20] 输出:15 **从题目描述可以看出:要不是第一步不需要花费体力,要不就是第最后一步不需要花费体力,我个人理解:题意说的其实是第一步是要支付费用的!**。因为是当你爬上一个台阶就要花费对应的体力值! 所以我定义的dp[i]意思是也是第一步是要花费体力的,最后一步不用花费体力了,因为已经支付了。 当然也可以样,定义dp[i]为:第一步是不花费体力,最后一步是花费体力的。 所以代码这么写: ```C++ class Solution { public: int minCostClimbingStairs(vector& cost) { vector dp(cost.size() + 1); dp[0] = 0; // 默认第一步都是不花费体力的 dp[1] = 0; for (int i = 2; i <= cost.size(); i++) { dp[i] = min(dp[i - 1] + cost[i - 1], dp[i - 2] + cost[i - 2]); } return dp[cost.size()]; } }; ``` 这么写看上去比较顺,但是就是感觉和题目描述的不太符。哈哈,也没有必要这么细扣题意了,大家只要知道,题目的意思反正就是要不是第一步不花费,要不是最后一步不花费,都可以。 # 总结 大家可以发现这道题目相对于 昨天的[动态规划:爬楼梯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hop0jApSII9xxOMiFhGIw)有难了一点,但整体思路是一样。 从[动态规划:斐波那契数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ko0zLJplF7n_4TysnPOa_w)到 [动态规划:爬楼梯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Ohop0jApSII9xxOMiFhGIw)再到今天这道题目,录友们感受到循序渐进的梯度了嘛。 每个系列开始的时候,都有录友和我反馈说题目太简单了,赶紧上难度,但也有录友和我说有点难了,快跟不上了。 其实我选的题目都是有目的性的,就算是简单题,也是为了练习方法论,然后难度都是梯度上来的,一环扣一环。 但我也可以随便选来一道难题讲呗,这其实是最省事的,不用管什么题目顺序,看心情找一道就讲。 难的是把题目按梯度排好,循序渐进,再按照统一方法论把这些都串起来,哈哈,所以大家不要催我哈,按照我的节奏一步一步来就行啦。 学算法,认准「代码随想录」,没毛病! ## 其他语言版本 Java: ```Java class Solution { public int minCostClimbingStairs(int[] cost) { if (cost == null || cost.length == 0) { return 0; } if (cost.length == 1) { return cost[0]; } int[] dp = new int[cost.length]; dp[0] = cost[0]; dp[1] = cost[1]; for (int i = 2; i < cost.length; i++) { dp[i] = Math.min(dp[i - 1], dp[i - 2]) + cost[i]; } //最后一步,如果是由倒数第二步爬,则最后一步的体力花费可以不用算 return Math.min(dp[cost.length - 1], dp[cost.length - 2]); } } ``` Python: ```python class Solution: def minCostClimbingStairs(self, cost: List[int]) -> int: dp = [0] * (len(cost)) dp[0] = cost[0] dp[1] = cost[1] for i in range(2, len(cost)): dp[i] = min(dp[i - 1], dp[i - 2]) + cost[i] return min(dp[len(cost) - 1], dp[len(cost) - 2]) ``` Go: ```Go func minCostClimbingStairs(cost []int) int { dp := make([]int, len(cost)) dp[0], dp[1] = cost[0], cost[1] for i := 2; i < len(cost); i++ { dp[i] = min(dp[i-1], dp[i-2]) + cost[i] } return min(dp[len(cost)-1], dp[len(cost)-2]) } func min(a, b int) int { if a < b { return a } return b } ``` ----------------------- * 作者微信:[程序员Carl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b66DFkOp8OOxdZC_xLZxfw) * B站视频:[代码随想录](https://space.bilibili.com/525438321) * 知识星球:[代码随想录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QVF6upVMSbgvZy8lHZS3CQ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