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ebsite/content/zh-cn/docs/concepts/services-networking/_index.md

9.5 KiB
Raw Blame History

title weight description
服务、负载均衡和联网 60 Kubernetes 网络背后的概念和资源。

Kubernetes 网络模型

Kubernetes 网络模型由几个部分构成:

  • 集群中的每个 Pod 都会获得自己的、独一无二的集群范围 IP 地址。

    • Pod 有自己的私有网络命名空间Pod 内的所有容器共享这个命名空间。 运行在同一个 Pod 中的不同容器的进程彼此之间可以通过 localhost 进行通信。
  • Pod 网络(也称为集群网络)处理 Pod 之间的通信。它确保(除非故意进行网络分段):

    • 所有 Pod 可以与所有其他 Pod 进行通信, 无论它们是在同一个节点还是在不同的节点上。 Pod 可以直接相互通信而无需使用代理或地址转换NAT

      在 Windows 上,这条规则不适用于主机网络 Pod。

    • 节点上的代理(例如系统守护进程或 kubelet可以与该节点上的所有 Pod 进行通信。

  • Service API 允许你为由一个或多个后端 Pod 实现的服务提供一个稳定(长效)的 IP 地址或主机名, 其中组成服务的各个 Pod 可以随时变化。

    • Kubernetes 会自动管理 EndpointSlice 对象,以提供有关当前用来提供 Service 的 Pod 的信息。

    • 服务代理实现通过使用操作系统或云平台 API 来拦截或重写数据包, 监视 Service 和 EndpointSlice 对象集,并在数据平面编程将服务流量路由到其后端。

  • Gateway API (或其前身 Ingress 使得集群外部的客户端能够访问 Service。

    • 当使用受支持的 {{< glossary_tooltip term_id="cloud-provider">}} 时,通过 Service API 的 type: LoadBalancer 可以使用一种更简单但可配置性较低的集群 Ingress 机制。
  • NetworkPolicy 是一个内置的 Kubernetes API允许你控制 Pod 之间的流量或 Pod 与外部世界之间的流量。

在早期的容器系统中,不同主机上的容器之间没有自动连通, 因此通常需要显式创建容器之间的链路,或将容器端口映射到主机端口,以便其他主机上的容器能够访问。 在 Kubernetes 中并不需要如此操作;在 Kubernetes 的网络模型中, 从端口分配、命名、服务发现、负载均衡、应用配置和迁移的角度来看Pod 可以被视作虚拟机或物理主机。

这个模型只有少部分是由 Kubernetes 自身实现的。 对于其他部分Kubernetes 定义 API但相应的功能由外部组件提供其中一些是可选的

  • Pod 网络本身由 Pod 网络实现管理。 在 Linux 上,大多数容器运行时使用{{< glossary_tooltip text="容器网络接口 (CNI)" term_id="cni" >}} 与 Pod 网络实现进行交互,因此这些实现通常被称为 CNI 插件

  • Kubernetes 提供了一个默认的服务代理实现,称为 {{< glossary_tooltip term_id="kube-proxy">}} 但某些 Pod 网络实现使用其自己的服务代理,以便与实现的其余组件集成得更紧密。

  • NetworkPolicy 通常也由 Pod 网络实现提供支持。 (某些更简单的 Pod 网络实现不支持 NetworkPolicy或者管理员可能会选择在不支持 NetworkPolicy 的情况下配置 Pod 网络。在这些情况下API 仍然存在,但将没有效果。)

  • Gateway API 的实现有很多, 其中一些特定于某些云环境,还有一些更专注于“裸金属”环境,而其他一些则更加通用。

{{% heading "whatsnext" %}}

使用 Service 连接到应用教程通过一个实际的示例让你了解 Service 和 Kubernetes 如何联网。

集群网络解释了如何为集群设置网络, 还概述了所涉及的技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