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53 lines
7.0 KiB
Markdown
153 lines
7.0 KiB
Markdown
<p align="center">
|
||
<a href="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RsdcQ9umo09R6cfnwXZlrQ"><img src="https://img.shields.io/badge/PDF下载-代码随想录-blueviolet" alt=""></a>
|
||
<a href="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b66DFkOp8OOxdZC_xLZxfw"><img src="https://img.shields.io/badge/刷题-微信群-green" alt=""></a>
|
||
<a href="https://space.bilibili.com/525438321"><img src="https://img.shields.io/badge/B站-代码随想录-orange" alt=""></a>
|
||
<a href="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QVF6upVMSbgvZy8lHZS3CQ"><img src="https://img.shields.io/badge/知识星球-代码随想录-blue" alt=""></a>
|
||
</p>
|
||
<p align="center"><strong>欢迎大家<a href="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tqCxrMEU-ajQumL1i8im9A">参与本项目</a>,贡献其他语言版本的代码,拥抱开源,让更多学习算法的小伙伴们收益!</strong></p>
|
||
|
||
|
||
|
||
# 数组理论基础
|
||
|
||
数组是非常基础的数据结构,在面试中,考察数组的题目一般在思维上都不难,主要是考察对代码的掌控能力
|
||
|
||
也就是说,想法很简单,但实现起来 可能就不是那么回事了。
|
||
|
||
首先要知道数组在内存中的存储方式,这样才能真正理解数组相关的面试题
|
||
|
||
**数组是存放在连续内存空间上的相同类型数据的集合。**
|
||
|
||
数组可以方便的通过下标索引的方式获取到下标下对应的数据。
|
||
|
||
举一个字符数组的例子,如图所示:
|
||
|
||
<img src='https://code-thinking.cdn.bcebos.com/pics/%E7%AE%97%E6%B3%95%E9%80%9A%E5%85%B3%E6%95%B0%E7%BB%84.png' width=600> </img></div>
|
||
|
||
需要两点注意的是
|
||
|
||
* **数组下标都是从0开始的。**
|
||
* **数组内存空间的地址是连续的**
|
||
|
||
正是**因为数组的在内存空间的地址是连续的,所以我们在删除或者增添元素的时候,就难免要移动其他元素的地址。**
|
||
|
||
例如删除下标为3的元素,需要对下标为3的元素后面的所有元素都要做移动操作,如图所示:
|
||
|
||
<img src='https://code-thinking.cdn.bcebos.com/pics/%E7%AE%97%E6%B3%95%E9%80%9A%E5%85%B3%E6%95%B0%E7%BB%841.png' width=600> </img></div>
|
||
|
||
而且大家如果使用C++的话,要注意vector 和 array的区别,vector的底层实现是array,严格来讲vector是容器,不是数组。
|
||
|
||
**数组的元素是不能删的,只能覆盖。**
|
||
|
||
那么二维数组直接上图,大家应该就知道怎么回事了
|
||
|
||
<img src='https://code-thinking.cdn.bcebos.com/pics/%E7%AE%97%E6%B3%95%E9%80%9A%E5%85%B3%E6%95%B0%E7%BB%842.png' width=600> </img></div>
|
||
|
||
**那么二维数组在内存的空间地址是连续的么?**
|
||
|
||
我们来举一个例子,例如: `int[][] rating = new int[3][4];` , 这个二维数据在内存空间可不是一个 `3*4` 的连续地址空间
|
||
|
||
看了下图,就应该明白了:
|
||
|
||
<img src='https://code-thinking.cdn.bcebos.com/pics/%E7%AE%97%E6%B3%95%E9%80%9A%E5%85%B3%E6%95%B0%E7%BB%843.png' width=600> </img></div>
|
||
|
||
所以**二维数据在内存中不是 `3*4` 的连续地址空间,而是四条连续的地址空间组成!**
|
||
|
||
# 数组的经典题目
|
||
|
||
在面试中,数组是必考的基础数据结构。
|
||
|
||
其实数据的题目在思想上一般比较简单的,但是如果想高效,并不容易。
|
||
|
||
我们之前一共讲解了四道经典数组题目,每一道题目都代表一个类型,一种思想。
|
||
|
||
## 二分法
|
||
|
||
[数组:每次遇到二分法,都是一看就会,一写就废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fCf5QbPDtE6SSlZ1yh_q8Q)
|
||
|
||
这道题目呢,考察的数据的基本操作,思路很简单,但是在通过率在简单题里并不高,不要轻敌。
|
||
|
||
可以使用暴力解法,通过这道题目,如果准求更优的算法,建议试一试用二分法,来解决这道题目
|
||
|
||
暴力解法时间复杂度:O(n)
|
||
二分法时间复杂度:O(logn)
|
||
|
||
在这道题目中我们讲到了**循环不变量原则**,只有在循环中坚持对区间的定义,才能清楚的把握循环中的各种细节。
|
||
|
||
**二分法是算法面试中的常考题,建议通过这道题目,锻炼自己手撕二分的能力**。
|
||
|
||
|
||
## 双指针法
|
||
|
||
* [数组:就移除个元素很难么?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wj0T-Xs88_FHJFwayElQlA)
|
||
|
||
双指针法(快慢指针法):**通过一个快指针和慢指针在一个for循环下完成两个for循环的工作。**
|
||
|
||
暴力解法时间复杂度:O(n^2)
|
||
双指针时间复杂度:O(n)
|
||
|
||
这道题目迷惑了不少同学,纠结于数组中的元素为什么不能删除,主要是因为一下两点:
|
||
|
||
* 数组在内存中是连续的地址空间,不能释放单一元素,如果要释放,就是全释放(程序运行结束,回收内存栈空间)。
|
||
* C++中vector和array的区别一定要弄清楚,vector的底层实现是array,所以vector展现出友好的一些都是因为经过包装了。
|
||
|
||
双指针法(快慢指针法)在数组和链表的操作中是非常常见的,很多考察数组和链表操作的面试题,都使用双指针法。
|
||
|
||
## 滑动窗口
|
||
|
||
* [数组:滑动窗口拯救了你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UrZynlqi4QpyLlLhBPglyg)
|
||
|
||
本题介绍了数组操作中的另一个重要思想:滑动窗口。
|
||
|
||
暴力解法时间复杂度:O(n^2)
|
||
滑动窗口时间复杂度:O(n)
|
||
|
||
本题中,主要要理解滑动窗口如何移动 窗口起始位置,达到动态更新窗口大小的,从而得出长度最小的符合条件的长度。
|
||
|
||
**滑动窗口的精妙之处在于根据当前子序列和大小的情况,不断调节子序列的起始位置。从而将O(n^2)的暴力解法降为O(n)。**
|
||
|
||
如果没有接触过这一类的方法,很难想到类似的解题思路,滑动窗口方法还是很巧妙的。
|
||
|
||
|
||
## 模拟行为
|
||
|
||
* [数组:这个循环可以转懵很多人!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KTPhaeqxbMK9CxHUUgFDmg)
|
||
|
||
模拟类的题目在数组中很常见,不涉及到什么算法,就是单纯的模拟,十分考察大家对代码的掌控能力。
|
||
|
||
在这道题目中,我们再一次介绍到了**循环不变量原则**,其实这也是写程序中的重要原则。
|
||
|
||
相信大家又遇到过这种情况: 感觉题目的边界调节超多,一波接着一波的判断,找边界,踩了东墙补西墙,好不容易运行通过了,代码写的十分冗余,毫无章法,其实**真正解决题目的代码都是简洁的,或者有原则性的**,大家可以在这道题目中体会到这一点。
|
||
|
||
|
||
# 总结
|
||
|
||
从二分法到双指针,从滑动窗口到螺旋矩阵,相信如果大家真的认真做了「代码随想录」每日推荐的题目,定会有所收获。
|
||
|
||
推荐的题目即使大家之前做过了,再读一遍的文章,也会帮助你提炼出解题的精髓所在。
|
||
|
||
如果感觉有所收获,希望大家多多支持,打卡转发,点赞在看 都是对我最大的鼓励!
|
||
|
||
最后,大家周末愉快!
|
||
|
||
|
||
## 其他语言版本
|
||
|
||
|
||
Java:
|
||
|
||
|
||
Python:
|
||
|
||
|
||
Go:
|
||
|
||
|
||
|
||
|
||
-----------------------
|
||
* 作者微信:[程序员Carl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b66DFkOp8OOxdZC_xLZxfw)
|
||
* B站视频:[代码随想录](https://space.bilibili.com/525438321)
|
||
* 知识星球:[代码随想录](https://mp.weixin.qq.com/s/QVF6upVMSbgvZy8lHZS3CQ)
|
||
<div align="center"><img src=../pics/公众号.png width=450 alt=> </img></div>
|